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统计分析
春耕备耕有保障 农户种粮热情高 ——铜陵市春耕备耕情况调查分析
发布时间:2023-04-12 16:48 来源:铜陵市统计局 字号:
            为深入贯彻中央、省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,及时了解全市春耕备耕情况,根据省局工作部署,我市在枞阳县、义安区和郊区三地5个乡镇共抽选60户调查户(大户15户),通过实地走访、座谈询问、调查问卷等开展调查,并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就农情监测、农资储备购销,询问农资经销商等方式对我市春耕备耕情况进行了调查。

一、当前春耕备耕基本情况

(一)小麦、油菜苗情情况。小麦苗情好于上年,油菜弱于上年同期。据农业农村局农情监测,全市19.5万亩小麦正处分蘖末期至返青期,少数已进入拔节期,平均叶龄6.6叶,总茎蘖数约65/亩,生育进程与去年相当。据苗情监测,全市小麦一类苗9.28万亩、二类苗8.52万亩,三类苗1.7万亩,一二类苗17.8万亩(上年16.89万亩),同比增加5.39%,三类苗(上年2.365万亩)同比减少28.11%,整体苗情好于上年。

全市秋冬播油菜多处抽苔期,各级抓住适期适墒播种,基本苗足,但有部分田块因表墒不足,加上春节前后冻害影响,存在缺苗断垄现象。据农业部门苗情监测,全市油菜一、二类苗约30万亩,同比减少11.75%;三类苗同比增加80.9%,苗情弱于去年同期。

(二)在地作物受冻害影响情况。入冬后我市受多次冷空气影响,我市12月至1月期间总体温度较低,尤其是1216日至20日,田间温度低至-12℃,加上冬季有效降水少,旱冻叠加致使小麦、油菜均发生不同程度冻害。小麦受轻微级冻害,田间主要表现为叶尖枯黄,面积约4万亩,占全市小麦面积20.51%。油菜多为一、二级冻害,田间主要表现为叶片轻微受冻,叶片局部呈失水状态;早苔早花的油菜出现苔茎开裂和花蕾受冻;迟播油菜冻害较重,部分弱小苗、悬空苗受冻死亡。根据农业部门冻害调查结果,我市油菜受冻面积占83.6%。其中,按冻害级别(一级可能减产10%以下,二级可能减产10%-30%,三级级可能减产30%-60%,四级可能减产60%以上)分,一级冻害占54.4%,二级冻害占35.3%,三、四级冻害占10.3%;按冻害类型分,叶片受冻占83.0%,根拔占9.1%,蕾苔受冻占7.1%

(三)春播意向情况。据农业部门初步调查,全市春播总面积50.55万亩,同比增长0.5%,其中春播粮食面积34.6万亩、油料0.55万亩(主要是花生)、棉花3万亩、蔬菜9.6万亩、其他春播作物2.8万亩,春播意向总体稳定。

(四)农资储备供应充足。一是市场储备充足。化肥储备量充足,同比增长12.7%。其中氮肥、磷肥、钾肥、复合肥储备分别增5.7%0.7%256%4.0%,钾肥因需求增加(测土配方指导)而出现储备大幅增长。种子、农药储备与上年相比都有所下将,同比分别下降2.3%6.1%,整体来看市场供应货源依旧较为充足,且调货十分方便,调查中也了解到,农资供应商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,与供货商有意向合同,能够充分满足春耕生产需求。二是农资采购因时期未到采购程度不高。受实际大量使用农资时间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影响,部分生产农户仍存观望态度,实际购买量仅占上年六、七成,农资入户率不高。经营户目前大都有农资购买计划,目前主要正在进行前期农事准备,包括机械维护、大棚准备等。三是农户需求方面有增有减。60户调查户数据来看,农户农资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,化肥需求量增长1.9%;农药需求量略增1.6%;种子需求增长6.6%;农膜需求增长1.0%。上年主要农产品价格均有所上涨,小麦、稻谷(我市糯稻占比超过60%)价格上涨均超过15%以上,种田收益普遍较好,是难得的增产增收年。今年被调查农户种粮种田积极性普遍高涨,农资需求意向明显上升,亩均投入也将呈增加态势。

(五)农资价格有升有降。肥料价格同比大多上涨,受去年下半年化肥价格的狂飙上涨的影响,目前整体化肥价格仍维持高位。尿素价格在2800/吨左右,同比上涨约3.8%;磷肥价格在3700/吨左右,同比基本持平;钾肥价格在2800/吨左右,同比上涨约18.7%;复合肥3300-3800/吨,上涨3.1%左右。受上年农产品价格较好影响,种子价格普遍上涨,水稻种子价格(糯稻)上涨约5.6%,优质玉米种子上涨12.5%,大豆上涨4.6%,花生种子上涨11.1%,马铃薯种子上涨5.0%。农药价格比同期整体呈下降趋势,杀虫剂、除草剂、杀菌剂分别下降8.4%10%8.5%。总体来看,农资价格仍处高位,农业生产成本同比将有所增加。

(六)春耕备耕工作开展情况

一是加强组织领导,推进春耕备耕工作。市农业农村部门年初即制定印发《关于落实农业和粮食生产保丰收包片包点联系指导制度的方案》,成立工作组,深入生产一线,进行技术指导服务,督促指导各项工作任务落实。同时,加强技术服务指导,制定印发《铜陵市在地作物冬春季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》等系列春耕备耕和田间管理文件。

二是强化技术服务,加强在田作物春季田管。共组织了200余名农业技术人员,分区域、分专业点对点开展技术指导服务。截至目前,共开展苗情监测、病虫害调查及农业生产的情况调查130人次,发布技术指导意见11期次,农技人员下乡指导832次。油菜已清沟沥水41万亩次、施肥24万亩次、除草5.4万亩次;小麦清沟沥水19万亩次、除草6.8万亩次。

三是强化物资调配,保障春耕备耕物资供应。积极对接农资经营户,宣传春耕备耕,引导春耕备耕物资储备落实到位。农业部门统计显示,共协调组织调运农药212吨,组织库存化肥1.3万吨,组织备种800余吨。

二、存在的问题

目前,正是小麦、油菜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。据对农业生产大户调查和交流,目前春耕备耕主要存在农资价格高,农业生产大户有资金需求,劳动力生产成本增加且短缺,在地作物、特别是油菜需要加强管护,农田抗灾能力仍需要提升等问题。

三、下步工作建议

(一)立足当前情况,抓好小麦、油菜春季田管。一是加强四情监测。加强墒情、虫情、苗情和灾情监测,提前预报春旱、倒春寒等灾害,及时制定并开展预防措施,实现精准管理。二是加强技术指导。组织农技人员奔赴生产一线,因地因苗加强技术指导;小麦、油菜保墒追肥、喷药防病等田管技术及时指导到位,通过微信群、组织培训、印发明白纸等多样形式推广重要田管技术,促进在田作物苗情转化,提升夏季粮油丰收基础。

(二)锚定生产目标,抓好粮油生产工作。一是开展基础性调研。开展水稻、小麦等重要粮油作物生产情况调研,为政策制定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。二是加强督导。发挥督导包保机制优势,确保春播面积落实,稳住大豆种植面积。三是加大政策宣传与引导。鼓励有条件区域恢复双季稻生产,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生产,稳定粮食种植面积。同时积极抓好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,确保市场供应,保障菜篮子安全。

(三)加强供应保障,抓好农资、农机调配。一是统筹协调农业生产资料。协调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备足货源,畅通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,护航春耕生产。二是加强农业机械的调配。抓好农机跨区域调运,组织做好农机检修和跨区机耕机播,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,帮助大户尤其是小农户种好地。三是加大农资监管。开展农资专项整治行动,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,杜绝假劣种子、农药、化肥下地。

(四)加大对规模经营农户的支持力度。持续扶持种植大户,满足其发展规模化、专业化生产的资金需求,支持高效规模农业发展。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,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。

(五)提升农田抗灾能力。建议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,提高建设标准,在部分地区试点将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。重点实施小田变大田,对前期已建成的项目进行提标扩建,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。加强建后管护,让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真正能够提升农田抗灾能力,减少农户损失,增加农户收入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主办单位:铜陵市统计局 网站标识码:3407000045

扫黄打非举报电话:056212318

备案号:皖ICP备19012407号 地址:铜陵市行政中心北十楼 电话:0562-5880475

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318号   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