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总体运行情况
(一)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减缓
1-5月,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1.6亿元,同比下降10.4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.3个百分点。与1-2月相比,营业收入增速下滑10.5个百分点,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拉大13.6个百分点。
(二)十大行业门类“七升三降”
1-5月,全市规上服务业十大行业门类中,七个行业门类营业收入实现增长,其中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,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门类保持高速增长,增幅分别为108.8%、62.4%,41.4%。交通仓储邮政业,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,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三个行业门类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,分别下降22.7%、13.5%和41.2%。
1-5月规上服务业十大行业门类营业收入情况
行 业 |
营业收入(亿元) |
增速(%) |
总计 |
61.61 |
-10.4 |
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 |
39.56 |
-22.7 |
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|
6.48 |
9.9 |
房地产业 |
0.43 |
2.2 |
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|
8.28 |
62.4 |
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|
1.99 |
20.6 |
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|
2.43 |
-13.5 |
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|
0.07 |
-41.2 |
教育 |
0.08 |
4.6 |
卫生和社会工作 |
1.87 |
41.4 |
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|
0.43 |
108.8 |
(三)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较好
1-5月,纳入GDP核算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,实现营业收入12.38亿元,同比增长47.4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.3个百分点,全省第四,较今年1-2月份提高13.8个百分点。五大营利性门类中除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外均保持增长,且增速均超过20%。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增长最快,增速达108.8%。
1-5月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情况
行业 |
企业数 |
营业收入(亿元) |
占比(%) |
增速(%) |
规上其他营利性行业 |
90 |
12.38 |
- |
47.4 |
互联网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|
10 |
1.62 |
13.1 |
21.5 |
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|
51 |
8.28 |
66.9 |
62.4 |
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|
12 |
1.99 |
16.1 |
20.6 |
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|
3 |
0.07 |
0.6 |
-41.2 |
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|
14 |
0.43 |
3.5 |
108.8 |
二、存在问题
(一)区域发展不均衡。从总量看,县区发展失衡现象较为突出。铜官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61.4%,居全市第一,郊区、经开区规上服务业规模占比合计约为30%,义安区规上服务业占比不足10%,枞阳县规上样本数量少总量小,占比不足1%。从增长情况看,一县四区中仅有两个县区高于上年同期水平。
1-5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县区情况
县区 |
企业数 |
营业收入(亿元) |
占比(%) |
增速(%) |
全市 |
178 |
61.61 |
- |
-10.4 |
枞阳县 |
7 |
0.44 |
0.7 |
7.9 |
铜官区 |
90 |
37.81 |
61.4 |
-12.6 |
义安区 |
22 |
5.11 |
8.3 |
8.5 |
郊区 |
38 |
10.53 |
17.1 |
-15.6 |
经开区 |
21 |
7.72 |
12.5 |
-2.6 |
(二)重点行业发展趋缓。 1-5月,全市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39.56亿元,同比下降22.7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.8个百分点,影响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.9个百分点。其中,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下降26.4%,水上运输业营业收入下降16.9%,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.7个、6.3个百分点。
(三)企业盈利水平下降。面对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,成本高、利润低仍是当前服务业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。1-5月,全市178家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0.48亿元,同比下降6.6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4.6个百分点。分企业看,178家规上企业中95家利润下降,亏损面达到53.4%。分行业看,全市十大行业门类中,4个行业门类营业利润低于上年同期水平。利润下降较多的行业门类有卫生和社会工作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、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,亏损额分别为0.5亿元、0.27亿元、0.1亿元。
三、意见建议
(一)培育新增企业入库。服务业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成长性企业的培育力度,以全市产业政策清单为引领,强化宣传指导,督促各县区积极摸底排查,加速推进企业入库工作,及时向统计部门提供相关服务业企业信息。对于发展前景好、有潜质的准规模企业,建立储备名单,加强跟踪监测,壮大全市服务业规模,提升产业层次。
(二)加大助企帮扶力度。服务业涉及行业门类众多,发展新业态新形势新问题层出不穷,需要相关部门深入企业调研服务,跟踪关注不同行业、不同规模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,了解企业诉求,助力企业降本增效。进一步提升市场环境和服务平台质量,做好相关帮扶政策宣传解读工作,提高享受政策的普及度和有效性,助力企业健康发展。
(三)持续关注重点行业。全市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发展较为低迷,特别是道路水路运输业,总量大占比高,对全市规上服务业影响较大。下一步要持续关注行业发展,引导存量企业开拓业务领域,扩大有市场潜力企业的规模,提高市场竞争力,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,缓解行业发展下滑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