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统计分析
全市投资平稳增长 结构优化仍需加力
发布时间:2023-08-28 10:52 来源:铜陵市统计局 字号:
          今年以来,全市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建设、招商引资等工作,强化项目谋划储备,加快推动项目落地,积极扩大有效投资。制造业投资作用突出,基础设施投资持续贡献,民间投资增势平稳,大项目投资拉动作用明显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稳增长。

一、投资运行情况

(一)投资增长态势稳健。上半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.5%,增速持续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增速,增长态势稳健。

(二)第二产业投资拉动明显。上半年,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3.4%;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.8%,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7.2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9.7%。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.8:44.4:53.8调整为1.3:55.2:43.5,第二产业投资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149.0%,是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。

表一 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-6月分行业情况

 

投资额占比(%)

同比增速(±%)

 

11.5

100.0

农、林、牧、渔业

1.3

-20.9

采矿业

5.1

7.1

制造业

46.8

53.6

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

3.3

-27.6

批发和零售业

0.1

-52.9

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

13.2

40.0

住宿和餐饮业

0.4

302.5

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

0.2

-21.5

房地产业

12.8

-28.2

租赁和商务服务业

2.4

-18.9

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

1.0

148.3

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

10.4

-10.3

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

0.1

-19.9

教育

0.5

-66.7

卫生和社会工作

1.0

-69.3

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

1.1

116.9

公共管理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

0.2

237.8

(三)新开工项目投资支撑有力。上半年全市新开工项目215个,较去年同期增长13个;计划总投资464.0亿元,较去年同期提高20.9%;本年完成投资88.8亿元,较去年同期提高33.4%,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为72.8%,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.4个百分点。

(四)重点项目投资贡献稳定。全市把重点项目作为扩内需、稳增长的主要抓手,以优质项目扩大有效投资。截至6月底,全市137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,已纳统123个,纳统率89.8%,位居全省第2,已纳统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55.0亿元,为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提供有力支撑。

1-6月新开工亿元以上制造业投资额总量位列全省第7,增速84.8%,位列全省第6,增速位次较2022年四季度前移2位,与一季度持平。新开工亿元以上十大新兴产业投资额总量位列全省第7,增速151.9%,位列全省第1,增速位次较2022年四季度10位,较一季度前移2位。

二、投资运行特点

(一)制造业投资作用突出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8.8%,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3.6%,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.2个百分点。其中,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9.7%。分行业看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1474.1%、纺织业投资增长1302.5%、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827.8%

(二)基础设施投资持续贡献。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.0%,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.6个百分点;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3.2%,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分行业看,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投资增长311.8%,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282.6%,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178.7%

(三)民间投资增势平稳。全市不断加大民间投资,补短板、强弱项,着力提高民间投资数据质量。今年以来,在全省民间投资连续5个月负增长的前提下,我市民间投资保持正增长,上半年,我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.4%,增速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0.5个百分点,位居全省第4。其中民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2.9%,对民间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329.5%

(四)大项目投资拉动作用明显。上半年,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9.5%,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.4个百分点。其中,10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87.3%,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6.9个百分点。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项目、枞阳县螺丝尖建筑石料安山岩及玄武岩矿项目、得壹能源科技(铜陵)有限责任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、铜陵景昌钢制品有限公司中宽板项目等62个项目本年完成投资超过亿元。

表二 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分领域情况

分类

1-6月增速(%)

较全省平均增速(±%)

分领域投资增速在全省位次

 

11.5

6.5

5

工业投资

38.8

13.8

6

新开工制造业投资

60.6

38.8

3

技改投资

69.7

47.6

2

民间投资

7.4

10.5

4

基础设施投资

11.0

4.8

9

建安投资

0.5

-4.3

12

房地产投资

-27.0

-11.8

14

三、需关注的问题

(一)建安投资活力不足。上半年,全市建安投资同比增长0.5%,增速低于全部投资11.0个百分点,较一季度回落4.1个百分点;建安投资占全部投资的58.4%,占比较上年同期回落6.4个百分点。建安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,也是反映经济社会活力的重要晴雨表。分县域看,枞阳县建安投资降幅最大,达到-20.7%

(二)第三产业投资持续低迷。今年以来,全市第三产业投资连续5个月负增长,投资额占比也从1-250.1%下降到1-643.5%,上半年第三产业投资整体拉动全部投资下降5.2个百分点。分县域看,枞阳县第三产业投资降幅最大,达到-33.8%,全市仅郊区1-6月第三产业投资为正增长,增速为55.9%

(三)部分项目推进进度偏慢。截至6月底,全市743个在库投资项目(不包含房地产投资项目)中,126个本年完成投资为0,占比17.0%。其中,铜官区37个、郊区36个、枞阳县29个、义安区21个、经开区3个。全市2023年新入库235个项目,其中7个本年完成投资为0,其中5月之前入库的有6个。全市目前仍在建的2022年新入库项目中有109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率低于30%。全市目前仍在建的2022年之前入库项目中有58个累计完成投资率低于50%

(四)高技术产业投资规模偏小。上半年,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2.4%,增速较一季度回落11.5个百分点;高技术产业投资额占比18.2%。当前,高技术产业投资项目偏少,全市在库高技术产业投资项目113个,仅占全部投资项目的15.2%,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项目86个,占全部制造业投资项目22.5%;高技术服务业投资项目27个,占全部服务业投资项目(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)9.7%。在我市以二、三产业投资为主的大背景前提下,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对加快实现前沿技术突破、带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、增加产业附加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。

四、措施建议

(一)进一步压实部门责任。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管行业必须管投资机制,层层压实责任,从加强全市产业链招商引资、招大引强做起,到服务项目落地,推进项目投资高效高质完成,再导项目建成投产全流程跟踪精准指导服务,要求对辖区内每个项目做到眼中有尺、心中有数。

(二)多举措激活民间投资活力。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,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,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,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,提振民间投资信心。二是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,积极向民间资本推荐优质项目,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,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。三是出台扶持奖励政策,支持民营企业在智能化生产制造装备、先进生产工艺应用、产品升级换代等方面的项目建设,为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。

(三)加大高技术产业投资支持力度。一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。主管部门主动掌握企业研发投入、科研合作等情况,完善对不同阶段企业的差异化支持政策,精准服务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推动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进程。二是设立重点产业引导基金。支持高技术产业重点项目建设,在项目投资、产业发展、人才引进等方面牵线搭桥,加大生物医药、电子通信、人工智能等高技术产业项目招引力度,促进产业优化升级,拓展高技术产业发展空间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主办单位:铜陵市统计局 网站标识码:3407000045

扫黄打非举报电话:056212318

备案号:皖ICP备19012407号 地址:铜陵市行政中心北十楼 电话:0562-5880475

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318号   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